赣医要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赣医要闻

博士自当“三带头”

作者:赣医宣发布时间:2019-04-21阅读次数:

前几天,学校举办了以“传承红色基因·牢记初心使命”为主题的教育培训班,近百名博士参加培训,这是赣医历史上一件创新性的好事,更是一次“智囊”大集合。

何为博士?百度百科这样表述:博士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,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。既然如此,博士们就不能坐而论道,应起而行之,做好“三带头”,当好标杆。

带头教书育人,当先锋。教师,自当教书育人。博士是高尖人才、是执牛耳者,是教师中的“领头雁”,应当当好教书育人的先锋。首先要有仁爱之心,关心学生才能教好学生,正所谓“亲其师而信其道”。其次要将自己一身的本领传授给学生,方显博士“本色”。孔子说:“诵《诗》三百,授之以政,不达;使于四方,不能专对。虽多,亦奚以为?”意思是说,把《诗经》诵读得很熟,但如果不能成功地传授给别人,运用到实践中,学得再好也意义不大。如何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而育人的效果,还需要在“实”字上下一番功夫。课前备课,如果仅在“槽内”捡食来“喂养”学生,这样肯定“营养”不足,自然食之无味,学生不会“卖帐”。应当“槽外”觅食,将书本固化知识与“体外”知识相结合,采取“五化”教学手段,方能让课堂“活”起来。当然,要让学生“爱”老师,仅靠其渊博的学识还不够,还需有人格魅力,身正影不斜,言传身教,才能在学生的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。

带头学术科研,当排头。学术是大学的水平标识,科研是大学的强校之本。以前,学校博士寥寥无几,想组建学术研究团队感到“襄中羞涩”;现在,博士已经过百,团队创建等“贤”不等闲。以前,科研缺乏平台,想搞个课题也只能纸上谈兵;现在,有2000多万的科研平台,众多设备齐待开工,博士“华山论剑”正当时。虽然我们不提倡“996”工作制,但博士至少要把实验室当作第二个家,不能让新设备新仪器“独守”空房。也许,有人会说,科学研究不能一蹴而就,要有“板凳要坐十年冷,文章不写一句空”的心态,但从近2年的课题中标情况看,有人频为“国基”的“幸运儿”。试问,这是为何?不言而喻,要钻研,要静心,要动起来,否则“英雄”只能相望于“江湖”。学术研究无国界,科学钻研无禁区。博士们要以此次教育培训为契机,打破学科界限,迅速组建团队,利用学科优势,发挥专业特长,借助外力资源,勇挑学术科研带头人的重担,同时积极带动学生做科研,出成果。时不我待,岁不我与,就目前形势,不能只练就“十年怀胎坐而不乱”的耐力,更要有寻求突破的动力。

带头正风肃纪,当标杆。师德医德应该说是教师医生的立身之本、立业之基。学校党委书记李恭进强调,博士老师必须是行为之师,时刻对照学校“师德师风负面清单”和“医德医风负面清单”,反思自己的言行,铭记底线意识,遵纪守法,廉洁从教从医。俗话说,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,金奖银奖不如百姓夸奖。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尊敬,医德高尚的医生才能赢得患者称赞。博士是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、技术精湛的拔尖人才,是“群里”的“领军人”,更应该当好“大众”的标杆,带头遵守师德师风、医德医风,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,爱生如子,拒收患者红包、不拿药品回扣,严守道德底线,自觉捍卫职业尊严,珍惜职业声誉,提升职业境界;自觉向王雨、谢盛纹等先进学习,立师德,正师风,强师能,争做新时代“四有”好老师。

版权所有@白小组资料大全2018  备案号:赣ICP备13006999号
赣公网安备36079802000114号

通讯地址: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 
邮编:341000